讓潛在客戶的想像力找得到你
- Even Chung
- 6月13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一場紡織產業交流後的觀察與反思
昨天有幸參加了一場針對台灣紡織產業的數位應用交流會。活動安排得非常完整,邀請四家來自不同領域的業者進行簡報與座談,包括 SEO 優化、CRM 系統、材料數據管理平台,以及我們 Patisco 所提供的「數位成交系統」。活動最後採用 World Café 的方式,讓與會者能輪流與各家廠商深談彼此的問題與應用場景,氣氛熱絡,也非常真誠。
這樣的安排其實非常好,從不同角度提供紡織產業數位化的可能路徑。然而,經過與數十位企業代表的交流,我們發現了一個共同現象,也是一個值得被提出來討論的問題:
多數廠商的關注點,仍侷限在他們目前的生產流程與熟客服務。
這沒有錯。畢竟紡織產業的分工極細,每位業者都在自己的領域耕耘多年,自然更關心「如何把我現在的東西做得更快、更準」。但也因為如此,許多企業在思考數位化時,忽略了一個更根本的轉變:不是讓內部流程變快,而是讓市場視野變大。
數位化,不只是流程優化,而是打開市場想像力
當我們談數位轉型時,常常不自覺地把焦點放在「內部效率提升」、「系統自動化」等技術層面。但事實上,真正該伴隨數位化一起發生的,是你對市場的重新想像。
你有沒有想過:
你的產品頁面,是不是只有熟客才看得懂?
你設定的報價條件,是不是只對應過去接觸的客戶型態?
你的企業資訊,是不是只出現在某幾份熟悉的報價單與簡報檔裡?
如果你只能用一種語言介紹自己、只能提供一種條件給客戶、只能靠人工處理來來回回的詢價,你就只能做熟的生意,永遠難以讓陌生客戶產生信任,更別說成交。
把市場的舞台從會議桌,搬到世界地圖上
數位工具最大的價值,不是讓你把紙本報價單改成 PDF,不是讓你把訂單表搬上雲端。它的價值,是讓你能夠讓世界看見你,讓你在還沒開口之前,就已經準備好多種不同版本的談生意方式。
一樣的紗線、一塊布料、一項加工服務,在不同國家、不同買主眼中,條件、價格、用法、期待都不同。你能不能一開始就針對這些差異,生成多版本的產品頁面、報價模型、服務條件?
你能不能從「等待客戶詢問」的模式,轉變成主動出擊,透過數位連結讓更多人看見你、試算你、信任你?
讓潛在客戶的想像力找得到你
我們敬佩每一位產業先進對工藝與品質的堅持,也理解從製造出發的企業,最在乎的是把東西做好、準時交貨。但我們也想溫柔提醒:
如果我們永遠只把數位工具當作「內部流程的補丁」,那我們所謂的轉型,其實從未真正發生。
真正的數位轉型,是從「市場想像力的擴張」開始的。
它讓你用新的方式,重新定義什麼是潛在客戶、什麼是成交可能、什麼是值得被看見的價值。
所以,不只是你能想像你的市場,而是你要讓潛在客戶的想像力,也能找得到你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