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底與回溫之間:Patisco 如何幫助台灣產業掌握新局?
- Even Chung
- 9月24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兩篇看似矛盾的報導,揭示了台灣螺絲產業在全球市場中的兩難處境。面對低價競爭與國際規範壓力,數位化與市場設計能力,將決定企業能否逆轉局勢。

產業觀察:矛盾的兩種敘事
近期媒體對台灣螺絲產業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:
悲觀面:訂單驟減、人民幣與新台幣波動、中國低價競爭,讓部分中小業者陷入「生死線」。https://ec.ltn.com.tw/article/breakingnews/5186656
樂觀面:大型業者導入 ESG、提升品質、加強品牌與永續轉型,逐步與國際規範接軌。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5134608
看似矛盾的結論,其實都反映了真實:台灣螺絲產業正站在「分化」的十字路口──能快速調整的企業開始回溫,反之則持續承壓。
數據說明:谷底已過,但壓力仍在
2022→2023:出口量從 166 萬噸跌至 127 萬噸,減少近 23%。
2024 年:止跌小幅回升至 129.2 萬噸。
2025 Q1:出口量年增 3.37%,其中對美出口成長 5.15%。
數據告訴我們:谷底已過,但回升幅度有限,市場競爭與單價壓力依舊存在。
Patisco 的角色:為產業分化帶來解方
1. 市場即時測試
公開產品頁與小量快遞試單,幫助企業直接驗證市場反應,不再被動等待大型代理商。
2. 多層級報價
進口商、通路商、零售商分級定價,讓業者用「價值」而非「低價」參與競爭,抵禦中國價格戰。
3. 文件自動化與合規
從報價、PO、PI 到發票全程留痕,快速應對歐盟 CBAM 與 ESG 稽核,避免文件混亂。
4. 數據驅動決策
銷售數據分析與 ERP/CRM 串接,讓企業即時掌握市場熱點、產品回購率,主動調整策略。
結語:從「等待市場」到「設計市場」
悲觀的報導代表了仍停留在傳統模式的業者;樂觀的報導則展現了正在數位化轉型的先行者。
Patisco 的價值,正是在這兩端之間,為台灣螺絲產業提供一條可實踐的道路:
在危機時降低風險
在回升時搶得先機
在轉型中建立長期優勢
在谷底與回溫之間,掌握市場節奏的企業,才是真正的贏家。




留言